“十一五”中医药科研创新管理亮点多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5-06

本报记者 向佳

“十一五”时期,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环境、新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科技工作思路,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组织模式。

“管放结合”提升效率质量

中医药科研工作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收效周期长,因此为了做好顶层设计、统筹管理,科技司首先就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九五”以来)中医药科技进步对临床和产业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总结,基本摸清了中医药科技发展的状况和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全面梳理了8000多项中医药科技成果,搭建了中医药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为制订科技规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中医药领域部署了共12个项目。其中9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涉及中医临床、针灸、治未病、传承、标准、民间医药、诊疗技术、中药等多个领域。在科技项目的管理中,科技司创造性地建立了“管放结合”的模式,建立了国家、地方和项目单位权责分明、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分层管理机制。不仅加强了专家咨询机制、评估监督机制和课题终止、淘汰的制度,同时还积极培育相应的评估及中介服务机构,建立项目(课题)协管单位,协助科技职能部门加强科研项目的目标、过程和成果管理,强化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效果显著。

在“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实施过程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系统组织开展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稳定了一批中医基础研究队伍。在专项的管理上,科技司专门成立了专项办公室,配备专人协助科技部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同时通过建立专家组联系专家制度、学科组建议制度、公开综合评审答辩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措施,较好地提升了专项项目的实施效果。

搭建平台建设科研体系

2009年,为了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科研体系建设”思路,并结合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实施和改革创新要求,实施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科研专项。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科研体系建设就是要遵循‘转观念、建体系、创机制、育队伍、升能力、见实效’的基本思路,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为基本原则,以促进中医药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临床与科研工作同步展开为主线。”科技司负责人介绍说。

这一创新立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医药参与甲型H1N1流感的实践证明,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为中医药应急医疗救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储备和科学证据,建立了中医药应急科研快速反应、高效应对的组织模式和稳定人才队伍,同时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撑,促进了中医药在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近两年,结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科技司进一步提出了开展中医药防治慢病临床科研体系建设并实施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病项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围绕深化医改和改善民生的核心目标,科技司在充分调研后选取了发病率高、对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危害较大的慢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明确中医药预防、治疗及康复效果较好的疾病或某一环节,在集成既往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方法、方案及制剂等的系统研究,并促进转化应用。

在此过程中,项目的组织管理采取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研究型医院以及局直属、直管医院为核心,结合临床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室、重点学科、重点专科有关团队,辐射到基层有关应用单位,加强平台建设、团队培育、机制建立,逐步形成了临床科研紧密结合的中医药防治慢病临床科研体系。

把握方向推动学术进步

在中医药科技研究的布局上,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紧紧抓住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发展方向,针对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满足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满足医疗技术服务的需求、满足中医药自身发展需求的重大问题,针对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立足中医药行业实践和自身规律特点”,是科技司把握科研项目管理的核心。

“十一五”期间,科技司充分整合中医药行业内外的优势资源,调动行业内外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推动学术进步,有力地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

通过“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2005~2006年项目的实施,系统研究了方剂配伍基本规律、中医针灸经穴特异性、脉络学说、中药药性理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等基础性问题,各项目在稳定了一批行业内外关注研究中医理论基础团队的同时,培养了一名院士及多个优秀专家,吸引了诸多科学家对中医药研究的关注与参与。

令人振奋的是,通过多学科结合的方法,不仅加深了对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认识和挖掘,初步揭示和回答一些中医理论的关键问题,还丰富发展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促进了东西方医学的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目前7个已验收项目共发表论文2123篇,其中被SCI收录440篇,EI收录51篇;申请专利115个,其中已授权专利33个;出版专著89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4项。

在中医临床研究方面,围绕冠心病、肿瘤等10余种重大难治疾病和内、外、妇、儿各科6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科技司组织实施了中医临床研究临床综合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通过严格的临床设计和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在取得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综合治疗方案并较大地促进了临床疗效和优势特色的发挥,同时制定和改进常见病临床实践指南,促进了中医药在基层的应用。

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各部委的推动下,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中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其间,“十一五”支撑计划“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项目如期完成研究任务,8个课题全部通过验收。这一涵盖中药产业链全部过程的研究项目,从药材资源环节的优良品种选育、种植适宜区域选择、种植地土壤改良和立地条件修复、种植期病虫害防治、药材采收、初加工、贮藏、饮片传统炮制技术原理阐明和相关生产设备研制、到中成药生产过程关键瓶颈问题的解决,再延伸至现代制剂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适宜性的阐明,贯串了中药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

“分别组织实施的8个课题、83个子课题,138家参加研究单位(包括科研院所、大学、临床医院和制药企业等),1500多名研究人员,总投资近5800万元”,这些数字足以道出项目的宏大和艰巨。而“获得1个新药证书,132项申请专利,44项专利授权,形成7种中药材优良品系,36项关键共性技术,16台新设备,146个新标准,其中16项被《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培养7名博士后,60名博士,291名硕士,发表901篇论文,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数亿元……”则是凝聚在项目实施背后的,部分课题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并已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此外,国家还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中药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一批大中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有利地促进了现代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十一五”末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实施了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针对影响中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重点支持治疗常见病、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品种的产业化,优质原料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的综合示范应用。

据介绍,项目完成后,有望形成若干个年产值1亿元的中药新品种,为中药产品的结构优化与名药、名厂培育奠定基础;将有40种药材新增野生变家种生产基地3000亩以上或相当养殖规模,使其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度下降。同时,引导中药大企业以其优势产品为核心,建立栽培或养殖原料药材规范化生产(GAP)基地,促进中药产业链的协调、健康发展。